1. <dd id="vw5p3"><pre id="vw5p3"><sup id="vw5p3"></sup></pre></dd>
          對于全無線耳機,我們還有多少不滿足?
          發布時間:2021-03-11 15:13:21
          讓我們把時間的撥盤調回到 2014 年。

          這年,主流手機還是 iPhone 6、Galaxy S5、Xperia Z3 和 HTC M8;這年,羅永浩剛剛發布了 Smartian T1;這年,劉作虎也第一次打磨出腰線動人的一加手機;這年,3.5 mm 接口還沒有被手機廠商們嫌棄。

          拖了兩年,第一款全無線耳機才出貨
          當時誰也沒想到,縱橫了行業幾十年的 3.5 mm 接口幾年后會在手機上遭到驅逐。隨著這股風向愈演愈烈,曾經熟悉的東西在我們眼中正在變得陌生,很難說現在去掉這個接口究竟是不是正確的方向,但新設計難免會帶來陣痛,畢竟用戶對多媒體的需求不會消失,當幾年后找不到一條可以用的耳機時,或許嘴里也會忍不住吐出一個臟字。
          彼時,來自德國的一家團隊似乎已經嗅到了一絲不一樣的氣息。2014 年 2 月份,Bragi 團隊在眾籌網站 Kickstarter 上開展了一個新項目,于是第一款真全無線耳機 The Dash 誕生了。兩個絕對獨立腔體的藍牙耳機讓線材困擾成為了歷史。不用再憑感覺去找線控,同時集成觸控功能也讓操作更直覺化。

          當然同時擺脫掉的還有炎炎夏日下那種線材被汗水浸濕后黏在脖子上的感覺。

          但第一個吃螃蟹總是伴隨著極大的風險,原本預定于 2014 年底發貨的 The Dash 在產品定義中遇到了層層阻力,出貨時間也屢次跳票,一直到 2016 年才終于正式出貨,兩年的等待,如果不是對這種形態的產品寄予厚望,恐怕黃花菜都涼了。

          但在這之后,全無線耳機就像雨后春筍一樣,遍地開花。

          就像我們現在看到的那樣,從 Bragi 之后,有了蘋果的 AirPods,索尼的「降噪豆」,Bose 的 SoundSport Free、B&O 的 Beoplay E8,再到捷波朗、JBL、先鋒、新科甚至魅族和出門問問,如今市面上的同類產品已經有了數十款,或許數百款。

          在大量產品上市之后,全無線耳機似乎成了市面上一個爆款,一方面手機品牌在加速消滅 3.5 mm 接口,另一方面音頻廠商也再加速收割用戶。但同樣懷疑接踵而來,人們對全無線耳機最大的擔憂就是連接穩定性和延遲怎么樣,而這點,也在他們把產品拿到手之后有了親身感受。

          最大的問題在于連接穩定性和延遲
          對于看不見的東西,人類經常會發自內心的感到懷疑,從消費者的角度來看,有線永遠比無線穩定。但秉持的對現代科學技術發展的信任,他們還是對全無線耳機寄予了極高的期待,只是很快冷水就潑到了頭上:早期全無線耳機左右耳斷連情況嚴重。

          因為藍牙 A2DP 協議的點到點方案,無法將一個音頻流同時分發到兩個耳塞,所以傳統的藍牙耳機左右耳之間都有一條連接線。解決的方法自然就是在通過無線連接的方式同步左右耳腔體的數據。目前常用的技術分為兩種。
          99视频精品免视看

                1. <dd id="vw5p3"><pre id="vw5p3"><sup id="vw5p3"></sup></pre></dd>